公元三八三年,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秦国(后世称前秦)发动了对南方政权东晋的灭国之战。为了赢得这场战争,前秦投入了八十万以上的兵力。当然一直有学者对这个数字有着不同的看法,有不少观点认为前秦的八十万军队指的是伐晋的总兵力,投入在淝水战场的只有三十万主力,但即便在这种观点下,东晋的八万军队也丝毫没有优势。最终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保全了中华文明的火种,同时有效的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扩张,为“五胡乱华”后的汉人政权赢得了重新崛起的机会。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场战争,东晋依靠着前秦阵型后退趁机掩杀获胜似乎有些不齿,但实际上这场战争绝不是运气在主导。
▲淝水之战是影响华夏文明走向的重要事件
孙子兵法首推始计篇,意思是在为将者要对敌我双方的实力有着清晰的认知。首先比较双方将领的能力。东晋谢安自东山再起,历任荆州刺史、扬州刺史,并总览七州军事,直至孝武帝亲政后,谢安又任中书监等,后加司徒、侍中等重职,成为东晋实际上的军事统帅。前秦君主苻坚于长安称帝,数年来几乎统一了北方,可以说是少有的雄才大略君主。他重用汉人王猛,采取休养生息的国策。苻坚早有南下之意,王猛则认为北方统一时间较短,尚未对南方政权形成碾压优势。因此王猛病逝后七年,苻坚才南下。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苻坚南下并不全是他的意图,而是受到了近臣不断的劝说,这就暴露了他思想不坚定的缺陷。苻坚常说他是刘玄德,王猛则是诸葛亮,可惜前秦的诸葛死在了刘之前。苻坚虽重用王猛,但对其他汉人不甚重视,谢安却对内重用侄子谢玄,并挑选了刘牢之等寒门良将。东晋在主帅身上先下一城。
▲谢安隐居东山二十年,他出世仿佛就是为了拯救东晋
淝水之战前东晋的形式已经不大妙了,苻坚虽然没有直接开战,但一直在规划如何蚕食东晋。经过长期作战,前秦攻下了汉中与益州,大概就是之前蜀国的地盘。西晋灭蜀国与吴国的顺序也是如此,时过境迁,如今东晋也面临吴国的困境了。但相比前朝,东晋的情况好不少。首先荆州重镇全在东晋的控制之下。这样蜀地的军队就不能沿江而下,苻坚意识到这一点,于是派石越、慕容垂攻下了襄阳,俘虏了守将王序,但仍未取得对荆州的控制权。在淝水之战前,谢安为了减轻淮水一带的压力,曾命令桓冲派遣十万荆州兵进攻前秦。由此可见,淝水之战发动的条件尚不充分,东晋尚未被压缩到东吴那样的田地,甚至保留两线作战的能力。东晋的另一条优势是占据了淮河,自古以来“守江必守淮”,这是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较为分散,必须分散兵力防守。如果将战线推进到淮河就可以利用长江水道支援战场,北边的作战反倒不利了,淝水之战中的双方正是如此。从这个角度看,前秦只能集中三十万兵力的说法也是可信的,毕竟要兼顾其他战场,且集结与补给也不一定跟得上。
▲淮河流域是南方政权能否稳固的关键,从南宋、东吴、南明等政权的消亡也能看出来
谢安举荐侄子谢玄卫戍北方,同时授权他收编北方流民建立“北库军”以加强中央军力。这支北库军大部分都是不满北方统治的民间力量,整编之后的战斗力相当可观,比如有东晋第一名将的刘牢之就出自其中。但即便如此,现在仍认为前秦的部队战斗力更强一些,尤其是苻融率领的25万先锋军,几乎都是连年征战之兵。公元三七九年襄阳城破后,苻融曾率领冀州等地的十万军队围攻彭城,但被谢玄率领五万北库兵打败,原因不是北方兵不能打,而是谢玄在广陵(扬州)前布阵,苻融吃了地形、补给等多次大亏,最终惨败。在淝水之战中,苻坚仍未吸取教训,原因可能是没有认真分析苻融战败的原因。如果说淝水之战真的有运气成分的话,那就是襄阳守将王序功不可没。他虽然被俘虏,但苻坚派他去劝降之际,他向谢安透露了苻坚部尚未集结完毕,只有先锋部队能战,促使谢安下了渡河的决策。此后他又在秦军阵中高呼战败,加剧了前秦军队的混乱。此战保全了华夏文明,也成就了谢安、谢玄等人的千古功名。